浙江在线日,当记者走进位于诸暨市应店街镇十二都的孟庙时,十余位当地老人正在抓紧时间为《暨阳孟氏宗谱》做第三次校对工作。老先生们告诉记者,现在修订工作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尾声阶段,宗谱将于明年面世,“届时这本400多万字,100卷的族谱将成为浙江省最大的宗谱”。
据了解,孟子后裔南支在诸暨很是兴盛,而最早则可追溯到南宋初。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,当时金兵南侵,宋信安郡王孟忠厚(孟子47代孙)护帝南迁,为迁越始祖。其幼子太尉公,名德载,字仲博,生于靖康元年(1125年),封为诸暨开国男、环卫上将军昭佑明应候,于1147年定居夫概里十二都,成为南方孟姓始祖。目前,诸暨是孟忠厚的后裔分布最密集的地方,有2万多人,仅十二都村就有5000余人,已经发展到第八十一代孙。
古时孟太尉公学识渊博、品德高尚、治学严谨,他秉承先祖孟子儒家文化,一生致力于发扬孟子文化,由此掀开“南孟文化”的新篇章。同时,据乾隆《浙江通志》、光绪《诸暨县志》记载,宋乾道庚寅年(1170年),奉宋孝宗御旨,诸暨县令沈令纹主持在夫概里初建“孟子庙”。此后,这里的孟氏后裔就有“南孟故里”、“南孟大宗”之说。宋高宗还御书“仁寿堂”匾额一块为诸暨孟氏宗祠堂号。
在南孟文化的熏陶下,南孟故里也是人才辈出。除孟忠厚外,昔有南宋抗击蒙古著名将领“吉国公”孟珙、官兵部侍郎孟淳,还有明代著名诗人、世称“贞女夫人”的孟蕴。明清二代,浙江省督学还对诸暨孟子后裔南支优待有加,通文学都充生员,一律免于试,世为承袭,与山东兖府孟子后裔学例同。到了现在,南孟故里又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、风云二号卫星总设计师孟执中这样的杰出英才。